你的位置:米乐网页登陆 > 新闻动态 >


昼夜搜救 安全转移千余群众

发布日期:2025-08-16 09:42    点击次数:166


转自:公安部新闻传媒

直击兰州榆中山洪灾害救援现场

昼夜搜救安全转移千余群众

8月8日,兰州市公安局民警在救灾现场指挥救援车辆,协助转移受灾群众。

8月7日晚,甘肃省兰州市遭遇强降雨袭击,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榆中县,达220.2毫米。位于榆中县境内的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短时间内形成较大洪峰,山洪裹挟着断木碎石席卷而下,摧毁桥梁道路和沿途村庄。

“从降雨开始我们就全员备勤。我们在距离景区5公里处巡逻时,发现降雨引发了山洪,于是将情况立即报告指挥中心,逐级上报。”榆中县公安局反恐特警大队副大队长高钰翔说。

灾情就是命令。兰州市公安局按照省市党委政府和省公安厅部署要求,迅速启动防汛抗洪应急响应,组织榆中县公安局和市局相关警种部门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8月8日凌晨,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兰剑”突击队深入灾区开展勘查救援工作,反馈重要灾情信息并救助被困群众。“我们到达景区入口处后,发现通往内部的道路和部分盘山公路坍塌,车辆无法通行,只能步行进入。”“兰剑”突击队三中队中队长王凯说。按照部署,王凯和突击队大队长吴国泰等4人先行深入灾区开展勘查。

8月8日,兰州市公安局辅警在救灾现场转移儿童。

8时许,吴国泰等人行进至兴隆山村三社时,遇到群众求助,称有一名村民受伤,需要紧急送医。王凯等人进屋后发现伤员多处软组织擦伤,右腿与右小臂浮肿不能动,疑似骨折。吴国泰立即决定先抢救伤员,他们先利用木板和布条对伤员小臂与小腿进行固定并寻来方板,和群众配合将伤员转移到方板上,蹚着淤泥将伤员用警车送往医院救助,随后,小组1人陪同伤员送医,其余4人继续向前侦查受灾情况,寻找失踪人员。

“山上的村庄相距较远,每支小队几乎至少行走约20公里,开展交叉搜救,确保没有遗漏。”吴国泰介绍,由于山里信号中断,坡陡泥深,为提高搜寻效率,首批进入的特警队员们都轻装上阵,没有携带过多物资。他们连续12小时勘查现场灾情、救助被困人员、报告失联村庄、反馈救援信息,为后续组织救援力量和开展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墙后好像有人!”第二批次到达的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新训大队队员薛容德和队友正在峡口村开展清淤工作,突然听到了微弱的呼救声。顾不得陷在泥里的靴子,薛容德等人攀上3米高的砖墙纵身跃下,随后发现了蜷缩在卧室角落的刘奶奶。

“老人家卧室地基比院子高1.5米,所以没被淹着,但门被山洪冲得已经变形,由于院子比路基低,导致内部比外面的淤泥更深。”薛容德和队友们立即将老人抬上担架,蹚着及腰的淤泥将其转移出院子。

将老人安全转移后,新训大队的队员们继续投入清淤工作。“支队200名特警全部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并调派无人机等装备配合,已安全转移群众1600余名。”特警支队支队长赵志军介绍,除特警支队外,兰州市公安局还调集各分县局特警、交警大队、市局机关增援警力,和榆中县公安局全体民警辅警一起开展交通疏导,并利用无人机对受灾现场进行立体勘查,精准掌握灾情动态,确保所有群众安全撤离危险地带。

截至8月9日,记者在前线指挥部获悉,甘肃省公安厅密集调度组织属地公安机关和厅属相关单位全力配合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兰州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共投入警力1590名、车辆110辆、无人机48架次配合开展各项工作。(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闫振宙通讯员刘胜男)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